中共寧夏區委黨校(寧夏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馬曉梅
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個個盛典和成就讓我國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空前增強。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民族領域依然還面臨著一些新問題、新情況,表現為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相對突出;各民族人口大流動大融居趨勢不斷增強,如何順應形勢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仍需加強探索;國際勢力干擾破壞我國民族團結的風險不容小覷,我國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實現邊疆長治久安仍然十分艱巨。
團結就是力量。應于此,只有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才能有效應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民族領域可能發生的風險挑戰。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承載著中華民族倫理的情感溫度與中華民族文明的精神力量,是家國情懷的擴展與升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就是一個從“多元”身份向“一體”意識整合的精神力量升華的過程,是一個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的過程,也是一個物質與精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過程。
回顧來路,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就沒有新寧夏,展望未來,只有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努力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才能更好地團結全區各族人民共襄中華民族復興偉業!